文章

顯示從 8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YouTuber系列 - 計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上)

圖片
 

本地收生的近況(二)

圖片
假如我們看一下2018年中五的學生,在校同學的人數為51728人,他們在2019年升到中六,在2020年考HKDSE,到同年九月經JUPAS入讀大學的人數就變為41238人。一共下跌了20.3%。看一下在2019年是仍然為中五的同學,到他們2021年入大學時,報考JUPAS的人數就下跌了19.5%。再下一屆,人數就下跌了21.2%。所以如果我們看一下在2021年中五的學生,就可以估算在2023年參加JUPAS的人數。用近年比較差下跌21.2%去估算,明年JUPAS的人數將會大約為49144x(1-0.212)=38725人。自己覺得這個可能是比較正面的估算,如果「移居」到外地的同學更多,明年可能就會有更大的跌幅。 上面的討論,還沒有計算未能符合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限制。一般來說,大部份大學還會要求同學們有332233的最低入學要求。就是中英文拿到第三級,數學和通識拿到第二級,然後還有另外兩個選修科拿到第三級的成績。所以在扣除這些未能符合入學資格的同學,可以考慮的就遠遠低於39,000這個人數。 當然,扣除了332233這個大學門檻以後剩下來的同學,並不會都是我們所考慮取錄的對象。始終作為理學院,我們還是希望同學有一些理科的訓練。所以其實更重要的,是到底有多少同學報理科的公開考試。最新一年的數字還未公布,但如果我們看一下以往的數字,還是可以有一點感覺。在幾個理科科目裏面最受歡迎的仍然是生物科,在2021年是仍然有多於11,000位同學補考。其次是化學科,人數仍然高於10,000。物理科為第三,有8700百多名同學報考。而我們看得比較重要的M1加上M2,只有大約6000名考生。如果將時間放長一點,比較一下整體考生人數的變化,可以看見修讀理科科目的同學下跌幅度還是相對比較少。可能是由於中學還是看見理科的重要性,仍然希望多同學修讀一些理科科目。儘管從2017年到2021年整體考生數目下跌17.2%,不同理科科目下跌的幅度就顯得相對比較溫和。生物和化學兩門比較熱門的科目,下跌了大約14.2%,物理科下跌了大約16.2%,數學延伸部份整體只下跌了10.7%。這些數字對科學或者工程為主修的學科來說還是比較正面,雖然是下跌,但是仍未至於是山崖式的跌幅。希望同學們都了解到STEM科目的重要性,都多花時間在中學時學習多一點。 最近幾年,發覺越來越難收到一些對科學充滿熱誠而又有能力很快掌握...

本地收生的近況(一)

圖片
上星期大學聯招放榜,希望各位同學都可以被自己心儀的學科所取錄,在四年大學裏面過一個自己喜愛的生活。在媒體上面看到不同的報道,可能是針對着成績非常優異的同學,看一下他們到底到了那一所大學唸那一個課程,看一下有多少同學讀醫科,有多少同學到外國等等。自己幫忙理學院做關於收生的事情已有幾年,在這篇文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下大學取錄學生所遇到的問題,講一下自己對這幾年本地收生的感想。 先講一下本地大學收生,同學們需要經過一些什麼樣的程序。同學首先要完成六年的中學課程,然後參加本地公開試,就是一般所講的HKDSE。考試還考試,報讀大學還是有另外一套制度。同學們一般會在中學最後一年(就是中六的時候)決定自己希望報讀的大學學位課程。然後按着自己所喜歡的次序,將20個選擇放到一個名為JUPAS的系統。自己一般會建議同學先按着興趣從第一排到第20個選項,而不要只看着課程去年的參考成績排序。當然這套系統非常複雜,網上見到有很多不同的KOL討論,建議同學應該如何玩這個遊戲。當然大部份這些人都沒有直接參與這套系統,內容方面就可能有時不太準確。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太過倚賴這些網上流傳的資訊去排序。然後同學們在中六下半學年,就會參加公開試,再過幾個月就會收到成績。大家按着考試成績,還有機會去改變自己之前所選擇的20個選項,可能是加入數個新選項,也可能是重新排序等等。然後再過大約一個月,這套JUPA系統就會分派大學學位給所有同學。 首先講一下到底有多少同學會參加這個香港的公開試。在教育局的網頁上,大家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儘管最近一年的數字還未公布,大家還是可以看見人數不斷下跌。從2017年的51192人,到2018年的50642,逐年下跌,到去年2021年,就只有42386在校同學參加這個公開試。四年一共下跌了17.2%。特別是2019年,參加公開試的人數大幅下跌了7.2%。有一個可能性,是由於所謂龍年嬰兒的影響。往回推算,由於龍年效應,2000年的出生率有一波大幅上升,所以可能到了大約2017或者2018年時,同學數量相對比較多。由於基數大了,到2019年適齡學童有機會顯得相對比較少。但是如果在仔細看一下過去10年中六在校同學數目的變化,我們還是會比較平穩地以每年大約6%的人數下跌。在2016年所有中六學生人數有55023人,到2017年就下跌到54669人(下跌了6.2%),在2018年就下跌到5...

本科生需要知道的大學潛規則 - 校園生活篇(三)

圖片
從不同朋友身上,你會學到不同事情,你會看見其他人如何生活,對事情會有一些怎樣不一樣的想法,而這些經歷就可以幫助你更清楚自己,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也是校園生活可以給予你一個很重要的刺激。上課學習,去了解學科上面的知識還是相對比較容易,始終也有教授和助教幫忙,他們會給予一些指導,你遇到問題還是有人可以給你解決那些困難。可是要了解自己,卻是相對困難。理論上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如果你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也不清楚,其實很難有人可以作為你的人生導師。所以如果有機會在進入社會以前,在一個相對競爭比較沒那麼激烈的環境,你可以放下緊張的心情,通過不同的經歷,了解自己如何面對困難,性格上有什麼優劣之處,這對你人生將會大大有益。例如,你可能發覺自己相對比較內向,很難跟別人打開話題,認識新朋友。那你可以在大學這個環境,嘗試多跟不同的人接觸,看看困難的地方在哪裏,感覺一下自己是不是需要作出一個改變。始終作為一個學生,機會成本相對很低。就算你試過,發覺真的是浪費了時間,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最後你發覺,還是內向的性格和生活對你來說可能更自在和舒服,回復原狀也沒有太大問題。如何過生活還是作為一個成人的自己選擇。但是沒有試過就放棄,聽起來好像浪費了一個機會似的。不記得是在哪裏聽到過,有些事情如果你在大學裏面沒有嘗試過,畢業以後就應該不會有機會做了。可能是沒有時間,工作將會佔據你大部份精神。生活的壓力亦都可能令到你對沒有試過的事情提不起興趣。 除了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和世界都非常重要。作為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活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平靜的地方,讓你有多一點時間看一下社會所發生的事情,世界是如何運作。所以我都非常鼓勵同學參與一些義工工作,科大亦都安排了一些社會服務的計劃,希望同學可以多加參與。學校不同地方亦有不同的計劃,招攬一些同學幫忙。可能是一些到地區負責補習班,也可能是到附近海灘清潔,也可能是到社區幫忙公公婆婆生活所需。可能是招生辦事處,希望找同學代表科大到學校以外宣傳不同的課程,或者是當有校外團體參觀科大,同學們可以介紹學校不同的景點。這些也可以幫助同學跟社會不同階層有所接觸。我也鼓勵同學在大學四年裏面應該要參加海外交流,用一個學期甚至更多的時間到世界不同地方看一下。不一定都要到美國加拿大等等世界名校,始終參加這些海外交流的目的,應該是要多看一下不同地方的文化,和跟背景不同的人有所交流。這些對...

本科生需要知道的大學潛規則 - 校園生活篇(二)

圖片
好了,進入正題。講一下同學們應該如何過這四年的校園生活。 首先分享一下過校園生活的目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嘗試過一個獨立的生活。進入大學之前,一般同學們應該都住在父母家,早上到中學上課(最近幾年疫情就會在家開電腦上網上課),下課最多也只是當留在學校一下,又或者是在街上逛一下,應該晚飯時就會回家吃飯,看電視或者做功課,然後睡覺。日復一日生活相對比較單調。跟家庭的關係應該也比較密切。到了大學,同學們就有機會(留意一點,只是有機會)住在宿舍,離開一下父母生活。當然這些機會不是每一位同學都一定有,而且也不是所有同學們都想。可是自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讓同學們嘗試過一下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這個機會在香港其實相對比較難得到。想像一下,就算你畢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你想搬離開父母,自己到外面無論是自住還是找同屋,費用還是相對可觀,不一定所有人都願意或者有能力過這些獨立的生活。所以如果有這個機會,可以以一個非常實惠的價錢住在學校的宿舍,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嘗試下獨立生活。食飯,洗衣服,跟同房的相處,時間的安排,娛樂等等,同學們都會有絕對的自由。而這些生活的技能,和待人接物的技巧,都是同學們進入社會以後不可或缺的東西。校園生活,就好比社會的縮影,讓同學們在進入這個大社會之前有一個小小的練習和磨練的機會。 而當你在這個小社會生活,就無可避免需要認識新朋友。跟中學時期非常不同,大部份時間你可能會跟同一班同學上大部份相同的課程,最多可能只會認識不同班別或者不同級別的數位同學。最多是在校外的補習班,不然一般都很少機會會認識不同學校的朋友。中學時期你朋友的數目很可能不會過百。到了大學,就算是同一年進入同一學系的同學,也不一定修讀同樣的課程,你有機會會接觸到的朋友,絕對不只一百人。他們可能是你的同房,可能是住在同一棟宿舍的朋友,他們可能是你同一學系的同學,可能是你在圖書館裏面坐在你旁邊的同學,可能是你自己有興趣的選修課裏面一同做功課的組員。你會認識到不同的人,他們有着不同的背景和興趣,對生活有不同的目標和期盼。到底應該如何跟他們「打交道」就是一門不可或缺的技能。而這個技能,就是在現今社會一定需要掌握的能力。始終人類是群居動物,你不可能都不跟其他人接觸。人際關係這門課還是需要上一上。當然,我這裏不是說你都必須要毫無棱角,做人圓潤到走到哪裏都可以跟人天南地北聊一下,「世界仔」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