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 Archive
封存 Archive
本科生需要知道的大學潛規則 - 教授篇(二)
- 取得連結
- X
- 電子郵件
- 其他應用程式
除了因為成績這個那麼功利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令到你應該跟教授保持良好關係(甚至乎只需要是,一些關係,而不需要良好)。如果你計劃申請某些獎學金,你可能需要教授的推薦信。如果你申請到海外交流,你也可能需要教授的推薦信。如果你是考慮畢業以後修讀其他進修課程(無論是研究型的碩士博士,還是以讀書為本的碩士課程),你都可能需要教授的推薦信。
當然如果你跟教授不認識,有些時候他還是會願意幫你寫這封推薦信。但是想一下,如果教授跟你毫無交集,我可以寫的是什麼呢?我只可能寫這個同學修讀了我一門什麼什麼的課程,然後成績拿了什麼什麼。努力一點的教授,可能也會打開檔案,找一下同學們是否都把功課做好,有可能的(雖然機會非常少)把你考試卷找出來看一下表現是否突出,然後再在推薦信上面寫一句,同學們表現非常努力,在那一份很困難的考試卷裏面得到多少多少分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除非需要推薦人的目的,只是湊夠人數,這樣的推薦信毫無份量,完全達不到推薦效果。
在大學裏面,你也可能有機會需要教授們的幫忙。可能是希望有教授幫忙提供一些特別的Capstone Project或者是Final Year Project。帶着一個毫無認識的同學去做這些一個學期甚至乎一年的項目,我們還是會有一點擔心。我們會擔心同學們是否做得來?我們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去照顧他們嗎?他們做不來我們是否有什麼的責任?
要知道,對大部份教授來說,我們並沒有義務參與一些基本的工作以外的其他責任。除了這裏提到的推薦信和Final Year Project,有時候我們還會收到同學們電郵邀請出席一些活動,一些評判工作,邀請我們參與訪問,或者是希望我們給予一些課程以外的學習和生活意見。這些林林總總的要求,都不是我們的工作範圍。我們會幫助同學,只是因為我們希望幫助同學。教授並沒有,也不會因此而有所得益。甚至乎,我們其實是多花了額外的時間照顧同學。
當然,畢業以後,在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之下給予你工作或者是生活上面的意見或者是支持,應該對你還是有所幫助。你認識了一個教授,就可以當作是多一個可以給你意見的「長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用什麼事都那麼計算。甚至乎,你覺得只是多一個朋友也可以。
自己亦都記得一些學生,他們在畢業以後我們還是保持聯絡,他們工作上有重大的改變,或者是決定了移民,我們還是會吃一個飯,出來聊一下天。當然這些學生還是相對比較少數,在科大10多年,這樣子的學生可能不多於10個。反而是自己的研究生,由於長時間一起做研究,認識可能更深入一些。在疫情出現以前,我們也曾經舉辦過一些行山活動,自己所有研究生一起參與。有一些相對熟悉的學生,也會買個蛋糕幫我慶祝生日。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