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科普系列 - 數學、社會隔離與生命遊戲(三)



基本上這個數學模型已經大致完成,同學已經可以慢慢模擬這個社區的環境如何隨着時間k越來越大時發生改變。這裏可以研究的問題已經有好幾個。這裏我隨便指出幾個。


第一, 這個參數Y*如何影響着隔離的發生。

第二, 是剛起始時標籤A ,標籤B,跟空置房屋這三個的比例,如何影響着最後隔離情況的嚴重性。

第三, 隔離現象出現所需要時間的長短,是如何受到不同參數或不同比例所影響。

第四, 仔細的一點看,我們可以發現隔離區域的形狀很可能會受到不同參數而有所影響。會不會說,參數的席會影響不同區域邊界的長度呢?

第五, 在編寫程式時,會不會有一些更有效率的編寫方式呢?當區域內防止越來越多,我們有時發現程式執行的時間變得非常長。所以對一些編寫程式有興趣的同學來說,程式的執行效率也是一個研究的方向。


上面這幾個研究細項,不需要對模型本身作出任何的改變。上面所有的假設及定義都可以沿用。所以如果同學已經把基本的程式編寫完成,解決上面幾個小問題並不會花太多時間。下面有幾個對數學模型的改變,同學也可改動一下電腦程式,然後看看這些模擬的結果會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第一, 如何定義「鄰居」。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只看貼着我們居住的八個房子,而是可能看得更遠一些。比如說看兩個路口附近的所有房子,我的喜好可能也會受到這一共24個房子的影響。如果每個家庭都看遠丁一點,這樣如何影響這個隔離現象的發生呢?

第二, 社區內每個家庭關於喜好的參數也很可能不一樣。上面定義那個參數Y*為一個常數,不受家庭而有所影響。這個假設可能也不一定完美。反而,更合理的假設,是這個參數會因家庭而變化。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參數是一個隨機數字跟隨着一個正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而且這個隨機的參數會跟着家庭而搬遷。更複雜一點,這個隨機數字很可能也會隨着時間慢慢改變。始終,人的喜好也可以慢慢被同化。

第三, 當然一般居住區域不可能真的是一個像素點一個像素點這樣的安排。所以如何將居住區域分成不同的形狀,也可能會影響到社會隔離情況的出現。如果我們選用一個複雜一點的區域分割。這個數學模型如何受影響呢?程式編碼時會不會很困難呢?

第四, 不單是「大屋搬細屋,唔見一羅穀」,搬遷本身還是會牽涉金錢。在這個數學模型裏面,我們並沒有考慮任何關於搬遷所涉及的費用。有可能搬遷距離比較遠,費用亦都相對比較多。這個會不會影響社會隔離出現的時間呢?另外一個情況,就是當我們在挑選新居住地時,我們有可能只考慮在原先居住地某距離內的地點。由於我對附近環境還是相對比較熟悉,並不會真的在所有空置房間內隨機找出一個新舊的居住地。


看到這裏,有同學會發覺,這文章裏面提到的「數學」,跟同學在學校裏面看到的可能並不一樣。這裏沒有太多方程式需要解決,沒有什麼定理需要證明。可是這些關於邏輯思維程式編碼等等的問題,我都會把他們歸納為「應用數學」。同學如果在他們的畢業論文用這個題目,我也會非常喜歡。如果讀者需要看見一些等數學一點的討論,亦看過有一篇在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假設了區域內像素點的數目趨向無限大,然後將這個關於社會隔離的現象連繫到粒子內能量(Internal Energy)的物理概念上 [6]。同學有興趣亦可將文章找來看一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