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4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如何在考試拿高分(一)

圖片
  以前我曾經分享過我如何學習數學的經驗,但是討論可能有些過於理論,同學們可能不太覺得有用。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準備考試的。考試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拿到好成績。雖然每個人爭取好成績的原因可能不同,可能是因為需要獎學金、申請海外交流、申請博士或碩士等等,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會討論這些原因是否合理,因為這是每個人需要自己去思考的問題。首先,我想稍微離題一下,解釋一下我認為考試的目的是什麼。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將同學們的能力分等級。這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太對勁,因為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的。但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區分出有能力的同學。如果同學們在將來對科研有興趣,考試成績就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出哪些同學有機會獲得有限的資源(包括研究資源和一些指導老師的時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對大多數同學來說並不重要,如果他們對科研沒有興趣,只是希望投入社會去工作,那麼在這個制度下能否獲得高等級其實並不重要。 當然,我並不是在說這個考試制度就是完美的,它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們挑選研究生的條件。只有在課堂表現優秀,考試成績優異並不代表學生懂得如何提出問題,也不代表他們有能力進行研究。因此,成績優異僅僅是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學生們不需要過度緊張,覺得考試成績不佳就意味著未來的事業會失敗。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和緊迫性不應只依賴於一個數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回到考試本身,如果考試的目的是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水平,我們該如何在這個遊戲中獲得好成績呢? 當然,若要臨時抱佛腳,真的很難取得好成績。當其他同學花費整學期時間學習,而你只匆匆看我這一篇文章,很難有突破性的進步。因此,要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努力學習,最好時間安排。 準備考試,最重要的是將整個課程的內容貫通。思考前文和後理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整個課程要安排成這樣,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之間彼此如何建立?反思自己是否有理解上的缺陷、是否有遺忘了的理論、是否不知如何使用某些方法?為了作這些測試,同學們可以翻開功課,如果在考試時遇到這些問題,是否還能記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這裏不是要求同學們把功課答案都記在腦海中,因為當問題稍有變化時,你所記得的答案未必能解決問題。要保持靈活變通,不要死背爛記。同學們常問是否有更多練習題可以看(其實是背),我總是建議他們看...

ChatGPT在科研的應用(三)

圖片
  這是我最近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問題聽起來相對簡單,但困難在於如何做得好。 上面的問題,要求人工智慧回答關於這個研究方向的現有方法,並比較它們的效果,然後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並解釋其優點。我使用了Poe裡的GPT-3.5-Turbo和GPT-4,看看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GPT-3.5的回答提到了兩個大方向。第一個大方向類似於我想要探討的方法,嘗試使用一些更直接的技巧在球體表面上線性插值這些點。我之前的研究都是基於這個方向。然而,他並未詳細介紹這些方法,科研人員仍需進一步搜尋現有的方法以了解這個大方向的詳情。第二個方向是非參數方法,其中提到了RBF和Spherical Harmonic。第一次看到這些答案時,我需要花時間思考,不確定他是否在亂拼湊。最大的問題是他未提供出處,我們難以了解他為什麼要提及這些數學方法。我認為所謂的非參數方法在ordered data 上應該比較困難。我不知道有誰使用這些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只需要找出一條在球體表面的曲線穿越這些點,這些方法其實是可行的。在另一篇論文中,我使用水平值Level Set Method 解決了這個問題。至於GPT-4提到的問題前半部分,他給出的答案比較詳細和準確,還提到了SLERP、SQUAD和QUATERNIONS等方法,這些都是我研究中提到的方法。他還提到了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我不確定適用這些針對高維空間的方法於三維空間是否真的有好處。 在問題的下半部分,要求人工智慧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來解決這個數值問題。兩個不同的人工智慧都提到了使用神經網絡。GPT-4提到了一種名為Geodesic Neural Network(GNN)的方法,但在Google上並沒有相關的討論,最接近的是一種名為Geodesic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GCNN)。簡單的了解一下那篇文章,這種方法可能與我們的插值問題沒有太大關聯。GPT-3.5並未給出太多討論,我不確定如何使用神經網絡解決這個數學問題。此外,他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答案的準確性,但我對此完全不相信。 這個例子顯示出,人工智能對於已知知識的處理能力似乎非常出色。它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識,讓科研人員能夠進一步搜尋、了解研究範疇,並對該研究方向有更深入的認識。然而,如果我們完全依賴人工智能的建議,在其建議的方向進...

ChatGPT在科研的應用(二)

圖片
  在現今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時代,讓人工智能幫助我們解決科研問題可能仍有一些困難。目前,我認為人工智能的能力還不足以完全解決科研問題本身。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將人工智能的應用融入到我們的研究中。最簡單的應用方式當然是讓人工智能幫我們修改論文。由於ChatGPT是一個大型自然語言處理器(NLP),其發展基於對語言本身的邏輯思維,因此他最基本的使用還是在語言編輯上。他在語法、用字、文章流暢程度、邏輯等方面的能力應該都比一般人更出色,因此如果我們要求他幫我們修改文章,他的能力絕對會比大部份人強。這是人工智能最簡單的應用之一。 除了修改文章外,ChatGPT 技術還可以用來簡化文章,以便更容易了解不同研究方法。透過從其他人不同文章中提取段落,我們可以要求人工智能用簡單的語言編寫文章,讓我們能夠更快速地了解論文的主旨和問題,從而讓研究人員更快地掌握新知識,以便應用在自己的研究中。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整合不同文章的內容,以幫助自己撰寫論文的引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並不能代替學習,研究人員不能僅依靠剪貼拼湊的過程來學習新知識。 在科學研究領域,英語仍然是主流的論文編寫語言。如果我們的英語能力不夠強,沒有辦法閱讀大量英文文章,那麼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將整篇文章翻譯成我們喜歡的語言。此外,如果我們希望了解其他語言的研究文章,也可以要求軟件翻譯,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隨著語言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將來博士課程中不再需要博士生掌握多種語言。如果我們想閱讀用不同語言撰寫的論文,只需要將論文提交給人工智能,他就可以使用最快捷的方法翻譯給我們,讓我們更加方便地閱讀和理解。 然而, 除了上面關於語文方面的幫助,人工智能的應用可能更加廣泛。例如,我們可以向ChatGPT提出關於研究方向的問題,例如詢問某特定方向的研究題目,相關的研究項目和比較等等。 下面是一個有關球體表面數據插值問題的例子。 Tim:「given a set of ordered data points on the unit sphere, summarize existing methods to interpolate these points to get a curve. tell m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and explain why t...

ChatGPT在科研的應用(一)

圖片
  在以前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下面簡稱人工智能)時,相關的討論主要聚焦於其能力和在教育或學習上的應用方法。然而,在研究使用方面,卻缺乏足夠的探討。這可能是因為技術相對較新,大部分研究學者未必熟悉其使用方法。此外,由於每個人對研究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與人工智能配合,並不一定能讓他們更加得心應手。 曾經讀過黃易的小說《覆雨翻雲》,其中提到一把絕世寶刀,名為鷹刀。武林高手可以藉由鷹刀傳說中的傳鷹和鷹緣活佛,窺探武學精粹,用家可吸收宇宙精神力量,提升自己的功力。故事中描述了武林中各人為了爭奪這把寶刀而瘋狂鬥爭。然而,對於真正的高手而言,即使這把寶刀放在他們面前,他們仍會猶豫不決。故事中提到,這把刀在普通兵器室內顯得不起眼,但當高手進入練武室時,大家一方面會對它產生異樣的感覺,另一方面會盡力保持內心平靜,避免受到它的影響。作者通過女主角夢瑤的解釋,揭示各大門派掌門都有類似的反應,因為他們都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對武道有自己的見解,並對這些成果珍惜不已。如果他們憑藉這把鷹刀窺探通向武道不同之路,他們不知道是否會對自己已領悟的武道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得不償失。因此,這把刀對於高手而言, 並不一定能增加他們武學修為,反而可能會影響了他們武道的認知。基於這些判斷,這些武林中視都盡量不會顯示出他們對這把武器的感受。 鷹刀猶如人工智能,擁有它,你就能夠連接宇宙,獲得無盡的知識。然而,能否將這些力量融會貫通,運用到自己的技藝中,則取決於個人的天賦、掌握和理解能力。此外,對於教授而言,他們經過多年的學習,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式和問題解決方法。然而,人工智能是否能幫助他們的研究,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學習新技能所需的時間可能比真正進行研究的時間還要長。因此,對於長期從事研究的人來說,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可能並不具有很大的誘因。 回顧過去幾周有關人工智能的討論,我們不禁想象這些新技術如何有助於科學研究。然而,討論可能不會深入,並且由於技術日新月異,文章正式發表後,科技可能已經有所更新,討論的結果也可能不盡完美。儘管如此,我們可以拋磚引玉,共同探討這個議題。 其中一個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批評是,它的內容不一定準確。尤其是對於一些資料性的問題,可能隨機作答,給出的答案可能是似是而非的,這樣的結果不能成為我們使用人工智能幫助研究的理由。因為科研需要準確的結論,過程不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