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離開香港到美國學習時的迷惘和適應(二)



那個時候的想法真的非常簡單,如果覺得根本不可能適應,那就回來香港吧。因為自己在本科是沒有機會到外地交流,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也只是本着嘗試一下,如果真的沒有辦法適應,多拿一個碩士便會回來香港找工作。也是由於這個輕鬆的心情,開始的時間也非常願意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的文化和認識新的朋友。所以也沒有需要花太多時間重新適應生活。剛到步時,和弟弟一起先在美國遊玩一下。環球片場和海灘當然免不了。也花了一點時間在洛杉磯附近探望一下住在附近的親戚。然後也找到一個地方居住。還記得第一年是跟兩個美國本科生合租了一個房。我跟另外一個人住在一間大的主人房裏面,另外一個美國人自己有一間房間。由於我是後面搬進去,基本上不需要添置任何的傢俬。只需要買一張床和一張書枱就可以了。


剛開始的時候當然也需要花一點時間去適應。還記得弟弟離開洛杉磯,最後自己在房間裏面一個人,才真正發覺自己已經到了洛杉磯生活。還好的是,那時根本沒有太多空閒時間給我思前想後猜疑自己來到美國的決定是否正確。一開始是暑期的博士班入門課和Qualifying  Exams,熟習外國研究生課程的安排,和面對911帶來的衝擊(對,那一年剛好是2001年)都讓我忙不過來。事情一件接一件,都加快了我對認識美國的文化和生活的適應。那一年剛好UCLA增加了博士班的人數,我記得那一年好像差不多有50個新入學的博士生。其中也有不少同學來自香港,北京,韓國和泰國。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也找到一群背景文化都差不多的朋友一起去洛杉磯不同地方參觀遊玩。我覺得這個是我為什麼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適應美國生活的一個很重要因素。你必須要有其他人的支持才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一個非常不同的生活環境。


當然家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那個年代沒有Facebook,沒有WhatsApp,沒有Line,沒有WeChat。還記得需要到唐人街買一張打長途電話的電話卡,每星期固定時間,打電話回家跟家人聊聊天,聽他們講一下親戚朋友生活上的事情。就這樣子而已。跟現在非常不同,隨時隨地都可以用WhatsApp或者FaceTime視像一下和聊一下天。這些新科技都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更緊密的連在一起了。所以就算朋友移了民,分別的可能只是沒有辦法面對面聚在一起。今年由於疫情關係,我相信大部份人都已經非常習慣這樣子的生活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