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 Archive
封存 Archive
如何找文章去認識研究課題(二)
- 取得連結
- X
- 電子郵件
- 其他應用程式
上面「一般來說」所講的,就是說有一些情況這些文章可能其實沒有太大關係。可能是,一些作者自己cite自己的文章,加大一下自己的impactfactor(當然自己也不可避免,盡力「刷」一下自己的數字)。有些時候,你可以看到作者運用差不多的技巧都很多不同的課題上,這樣同學也可以學習如何靈活運用不同的數學工具都看起來好像很不一樣的研究領域。可是這些self-citation就不一定可以幫助同學了解方法本身。另外,一些剛「入行」的同學可能沒有想像過的原因,是當文章在期刊做review的時候,有一些reviewer可能會要求作者加入一些參考文章。這些參考文章也不一定對文章主題有很大的關聯。作者為求滿足這些reviewer的要求,也可能在文章最終版本加入那些reference。
然後下一步,同學們就可以做一下recursion,就是看一下這些被cite的參考文章內Introduction所給的參考文章。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樣順藤摸瓜的,同學們就可以慢慢把整個研究方向的背景摸出來。
這個過程中間,你可能會找到一篇Survey或者ReviewPaper。這就比較方便,這些比較仔細的文章一般都會把整個研究領域做一個深入淺出的介紹,同學們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在裏面可以找到更多的參考文章,仔細研究一下整個研究方向所希望解決的問題和現有的方法。
那可能會從裏面找出一本或者數本相關研究領域的書籍嗎?這個問題其實也經常碰到。有一些剛開始做研究的學生,都會問我可否給一些研究相關的書籍,讓他們可以花一點時間把背景資料弄清楚。可是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般都是不太可能。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研究課題都可能是比較近期,比較熱門,並沒有太多人有心思去把整個研究領域編寫一本書。而且,所謂研究,跟一般大學課程很可能還是有一點距離,就算出版了這樣的一本書,讀者群將會非常少,根本沒有出版社會願意投資在這本書上面。除非書籍的內容已經到了普及程度,否則根本不可能會有一本書跟同學的研究領域百分百吻合。而可是,如果那個研究領域已經到達了「普及程度」,這樣的研究不是沒有得做(就是說,剩下來的問題都非常複雜)就是沒有問題做(就是說,已經在沒有任何有趣的問題可以解決)。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