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不同職級(一)


想解釋一下在大學裏面不同職級的分別。對大部份大學生來說,所有教書的他們都會叫Professor X或者是Doctor X。我自己的經驗,美國所有學生都會叫教書的為Professor X。香港就千其百趣。有的會叫Professor,有的會叫Doctor。剛回來香港的時候,記得亦有學生會叫我Ar Sir。當然我自己,對這些稱呼到沒有太大的感覺。其實也是一句。我亦會叫自己的研究生,這些title都不用加直接用英文名字稱呼我。

 

從本科生畢業,到碩士或博士中間所需要的時間可能就由兩年到五年不等。我亦聽說過在美國,有很多博士生很可能八年也未能畢業。我所說的,絕對不是「一小撮人」,而是相當大部份。當同學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有可能會繼續在大學裏邊做研究。職位很可能是PostDoc Postdoctoral Researcher),就是博士後。有一些大學,對這個職位的名稱可能有點不一樣。為了令這個職位更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把這個職位稱為客座助理教授 (VAP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這些職位跟博士學生有點不一樣,除了要做研究以外,很難可能就需要上上課。這就跟教學助理有點不一樣。教學助理主要是幫忙導修課,改功課,批改考試。博士生可能以前沒有機會應付一班可能達到100人的課。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博士後有第一次機會接觸學生,去教導一些相對比較基礎的理論知識。這個職級是短暫的臨時工。一般來說,這人只會在學系裏面逗留一至三年。這個職級的目的,是讓這個剛畢業的博士生有機會在一個不同的學校接觸一些新的研究方向。這對他長遠的研究生涯非常有幫助而且重要。當然如果有興趣繼續留在大學,博士後就有可能在完成一段短時間的逗留後,去找一些Tenure-Track的職位。

 

所謂Tenure-Track的職位,就是一般叫的助理教授級別。助理教授的合約,一般是三年又三年。完成了第一個三年,就需要作一個評估。這個評估所包括的有研究成果,教學效能,及對學校的服務水平。一般來說三個項目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如果大學看重的是研究成果,助理教授就很有可能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去追求學術上所謂的影響因子。可以做的,包括是每年多拿取得一點研究項目及經費,用來證明在世界上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者都認可你的研究水平。也可以在一些高水平的學術期刊多發一些自己的研究文章。雖然說三年是很長的時間給你表現自己,但是要在一些高水平的學術期刊發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時間很可能是兩到三年。所以要在第一次學術評估以前有一些比較像樣的研究結果,很多時候,就要靠之前PostDoc的努力。當然亦有不同的大學會說這三個範疇對學術評估的影響力都同樣重要。但是如果在世界不同大學評級,研究成果的水準都佔着一個很大比例的話,每間大學對自己教授的要求很可能就不可能不更加重視研究的水平了。如果有一個助理教授,把所有的時間都只放在教學,對自己的研究毫不緊張,他第一個三年的合約很可能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當完成了五年合約,這個助理教授就需要為自己申請提升為副教授。這裏要留意的是,是需要。你是必須要做的。如果你不提出申請,大學就會認定你完成了第二次的三年合約是想離開大學。他是不會為你續約的。如果你申請被接納,你就會成為副教授。理論上這是一個終身職位。尤其在比如說美國的大學,你是不可能被裁員的。當然香港的是有點「香港特色」。在我們的合約裏面,其實我們不是用Tenured這個字,而是用了Substantiation。學校就有同事明確指出他們的不同[1]

 

“Within the universities, the differences to the North American norm are very apparent. Take, for example, tenure, the contractual guarantee of job security until retirement. At HKUST, tenure—in Hong Kong jargon “substantiation”—means that the faculty member’s employment at HKUST can be terminated at four months’ notice,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given. While there may be an implicit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a projection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at substantiation is the local equivalent of tenure, the risk for faculty remains. If the implicit understanding were serious, university management could simply write it into faculty members’ contracts; it does not. And indeed, when salaries are cut, the department head issues ominous warnings of firing if faculty members do not sign that they agree to the cuts, backed up, where needed, with phone calls from staff of the personnel office repeating the same message.”

 

最近某大學亦「成功」辭退了一名某地政府不喜歡的法學院副教授。這實在是太顛覆了我們對這個終身制的尊重。我實在很難想像,那所大學裏面其他教授會有怎麼樣的想法。這件事帶出的訊息,就是無論你是什麼地位,只要你不是聽聽話話,說一些上層喜歡聽的說話,做一些高層喜歡的事情,你就可能成為一個被裁員的對象。請問在哪一所大學裏面如何可以自由地討論學術課題呢?不過這已經不是這篇文章的目的。在這裏就不再繼續討論。

 

但是不幸地,如果你在申請成為副教授的評核中,學校及國際評核覺得你還未到達水平,大學就將會容許你有一次再申請的機會。而這一次機會必須要在下一年提出申請。所以,一個助理教授在一間大學最長只會是七年。如果在兩次裏面還未通過這個評核,你就必須要離開這個大學去再找尋下一個職位。這一星期剛好有一位在嶺南大學的助理教授在申請副教授職位是遭到拒絕。他雖然得到自己學系正面的支持,可是申請到了中間某一位置就被攔了下來。而學系的系主任,亦幫他抱不平,質疑決定有政治考量。[2]

 



[1] http://carstenholz.people.ust.hk/HKUST-SOSC/HK-university-model-March08.pdf

[2]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葉蔭聰被嶺大拒終身約申請-系主任-葉表現良好-對校方決定感驚訝失望-憂影響士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