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終身職位的評核




學術界其中一個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到底終身職位(Tenured Position)是怎麼可以拿到的?以下我所分享的,是我對這過程的理解。到現在,仍沒有在任何相關的委員會工作過,所以實質執行時的過程,就沒有辦法可以非常肯定的在這邊解答。

 

評核過程

 

當然,你申請時所需要的所有文件都白紙黑字可以清楚地找得到。看起來,要求好像很簡單明確。一般我們所講的終身制,就是說一個副教授的位置。大部份人,都是先成為助理教授,經過好幾年的奮鬥,在經過學校三個層級的評核,如果覺得你水平已達標,就會晉升你為副教授,就是說的終身職位。這三個層級,包括了自己學系,自己學院及大學層面。你必須要在每一個層級都得到正面的評價。你的申請才會獲得通過。

 

評核標準

 

每間大學對「達標」的要求都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會看你三方面的表現,包括了研究成果,教育表現和對學校的貢獻。三方面的比重可能因學校定位不同而有所分別。但簡單來說,如果學校希望自己的教授有比較多一點的研究成果,就會在「研究成果」這一塊加重一點的比例。但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大部份學校都不會明確跟你說比重是什麼。這不是一條數學方程式,不會因為你有多少篇論文,在研究成果這一項目你就得到多少分數。而且亦都不會白紙黑字的跟你說,你在六年內拿了多少個研究經費,你在這一部份的分數就會達到多少分。所謂的分數只是一個整體的印象。

 

期刊的水平

 

一些學校,可能在你入職時,已經給了你一份所謂研究期刊級數的名單。以A級為最好,B級一般,C級就不用看了。也有可能會對你說,你必須在A級的期刊上面也發表了多少多少篇文章。你在這一部份才會合格。這個制度性的安排,在內地更為明顯。他們只會把研究論文投到所謂SCIScience/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一級或二級的期刊。而這些分級方法,就會着重看雜誌裏面文章的被引用率(Citation Rate),即是所謂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所以如果你要營運一本期刊,你必須盡可能將期刊的影響因子提高,只有這樣,你才會在SCI裏面變成一級。有了這個「一級認證」,你就會更吸引更多的研究文章投到你自己的雜誌裏面。有了更多文章的選擇,你才可以從中挑選水平更高的文章內刊登,那你的雜誌亦都會因而有更好的影響力。而到底,雜誌本身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這個影響因子呢?這個有機會再說。

 

有這樣子一個量化的方法去評核你研究成果,有些時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自己的學系,對你研究成果的質量可能非常清楚。有些時候一篇重要的論文,可能比20篇普通的論文在學術界可以有更好的評價。但是,整個評核的過程,有來自不同學系的代表在學院評核委員會裏面。如果他們看見的是一個他們完全沒有概念的期刊,那他們怎麼可以有一個公平而且清晰的報告呢?譬如說,影響因子等於2的一個數學期刊,可能已經是絕頂出色的。但是,一些其他研究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可能已經由10起跳。如果有一個表格令到學院的委員會很清楚知道,某一個助理教授的研究水平已經在A級,他們要撰寫報告給學校層面的評核委員會,也相對比較容易。

 

推薦信

 

關於「研究成果」的評核,除了上面所講的一些量化了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有其他重量級教授的推薦。當我們提出副教授的申請時,你可以同時提交一份研究員名單。首先學系的評核委員會,會參考你的名單,再根據他們自己的「心水名單」去邀請好幾位世界級水平的研究人員,評介你做的研究水平。在你自己挑選的名單上面的教授,不可以是自己博士研究指導老師,不可以是你以前博士後的指導老師,更加不可以是以前跟你有合作的合作者。你必須小心指出他們每一個跟你有什麼關係。這個名單的挑選,是需要10分小心。一方面,你希望他們了解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對你的研究作一個公平清晰(而且是非常正面)的評論。另一方面,你亦不想把你所有的朋友和大人物放在這個名單上面。由於學系不可能都只挑選你自己提供的名單去邀請推薦信,這個最後名單,有可能有,也可能完全沒有你自己推薦的人選。如果你已經把所有朋友和大人物都放在自己的名單裏面,學系就必須要找一些另外的人選。而那些人選,可能對你的工作就有越大的機會不是那麼認識,那你得到「非常正面」的推薦信的機會就越低了。

 

說到現在,只是針對着其中一個項目。至於教學質素表現及對大學的服務水平,以後有機會再仔細介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