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24 起發佈的文章

目錄

20200718 想法源起 20200719 我們在做什麼(一) 20200722 我們在做什麼(二) 20200725 竟然成為數學家(一) 20200729 竟然成為數學家(二) 20200801 竟然成為數學家(三) 20200805 不同職級(一) 20200808 不同職級(二) 20200812 趕客系列(一)為什麼讀大學? 20200815 趕客系列(二)不同大學學位跟工作的關係 20200819 趕客系列(三)大學的目的 20200822 趕客系列(四)大學為什麼要有主修 20200826 趕客系列(五)要挑選一個什麼樣的主修 20200829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 2020083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一) 20200902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二) 20200905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三) 20200907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二) 20200909 終身職位的評核 20200912 學術界吸引人的地方 20200914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三) 20200916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一) 20200919 學術界辛苦的地方(二) 20200921 科普系列 - 數學與電影動畫製作 (四) 20200923 大學的讀書成績有多重要 20200926 本科生研究機會 20200928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一) 20200930 用創新的方法去教育科學 20201003 參加研討會的重要 20201005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二) 20201007 教授與教學 20201010 研究是什麼(一) 2020101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三) 20201014 研究是什麼(二) 20201017 研究是什麼(三) 2020101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四) 20201021 如何閱讀研究論文 20201024 研究生應該修什麼課 2020102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圖像修復(五) 20201029 本科生的多主修多副修 20201102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一) 20201105 幾位教授(一) 20201109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二) 20201112 幾位教授(二) 20201116 科普系列 - 數學與數獨(三) 20201119 幾位教授(三) 20...

我們最幸福 - 芭芭拉·德米克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也買了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勇氣去看。作者是一名美國駐南韓的記者,這是一本他根據一些脫北者的訪問而所寫成的一本書。作者描述故事的能力非常好,整本書很容易看,讓我們了解一些北韓在過去數十年社會的改變和人民的生活。作者自己也說,身為美國人的他,能夠拿到北韓的簽證是很不容易,所以他也只有一次機會,跟隨嚴密安排行程的旅行團,渡過北韓旅遊一次。他自己在序言裏面也說,書本所寫的不一定全正確,始終所有資訊都經過口述,回憶都可能經過修改。但最大問題,我們都沒有辦法去證實書本所說的故事是否真實。北韓對於大家來說,就像晚上衛星圖片所看到的一片黑暗,整片未知領域覆蓋着整個北韓。外面的人無法看到這個像黑洞一般的世界,裏面的人亦都無法穿越這片覆蓋着北韓的隔離。 書本描述的第一位脫北者叫美蘭,讓我們知道北韓裏面的愛情。他的初戀情人俊相和他父親,讓我們了解到在北韓成立初期,在日本被吸引到的韓國人在到達北韓以後所面臨的困境。宋太太原是忠心的愛國者,但他的婆婆餓死於1996年,丈夫死於1997 ,兒子死於1998年,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他們一路的心路歷程和八九十年代北韓的改變。從宋太太女兒玉𤋮的經歷,我們看到北韓女性如何將自己賣掉到中國的故事。金赫成長在北韓經濟已經比較差的年代,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小男孩如何被父親交託到孤兒院,他如何四出偷東西吃,努力生存。金智恩在金日成去世時是醫院的醫生,從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見北韓人普遍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書的後半步,訴說着這批人如何從北韓偷渡到中國,再跑到南韓的故事。看到的不單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和北韓在八九十年代時經濟上的差距,也見證他們了解到從出生以來一直被灌輸的思想都是謊言的震撼。其中最震撼的其中一個故事,是金醫生剛偷渡到中國,推開一名農民家庭大門時,發現地上有一隻碗,裏面盛着白飯也有幾片肉。金醫生首先是奇怪食物為什麼在地上,然後聽到狗吠聲,他馬上明白是什麼一回事。然後宋太太被女兒騙到中國,第一次在廚房看到飯煲自動跳掣的反應。俊相偷偷將電視機連到南韓電視台所看見一切現代生活時的感覺。一些我們生活平常的事,對當時的他們來說竟然是如何的震撼。 這本書寫得非常好,訴說着這六個脫北者在北韓時候的生活,逃離的經過,和如何融入南韓現代的生活。書本第一版出版在2011年,在2015年的第二版後記裏面,也跟讀者補充了那六名脫筆者的最新狀況,也有提到一些金正...

巴黎侍者 - 艾德華‧奇索姆

圖片
  《閱讀記錄》 今年七月份的書展上,我碰巧遇到這本書,正好在去巴黎看奧運之前。封面介紹說這是一本年輕作家眼中的底層巴黎城市冒險。想到在巴黎時看一本關於底層巴黎生活的書也不錯,就馬上買了下來,並在巴黎奧運期間的空閒時間很快看完了。 根據書中作者所說,這是一本揭露食物鏈底層生活的紀錄。因此,買書時我有些期待,希望能看到詳細討論這些所謂低層生活的真相,以為會像一本紀錄文學,甚至會有一些社會科學的討論。記得之前有一本美國教授寫的關於貧窮問題的書,他親身進行臥底生活,嘗試了解美國貧窮人士的居住問題。相比之下,這本書更像是一部小說。我一邊看一邊猜測書中內容究竟是真實還是虛構。 作者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因為法國女友的關係,在大學畢業還沒找到工作的時候,與同樣失業的女友一起去巴黎生活。在完全不懂法語的情況下,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即使是看似簡單的餐廳侍應,他也費了很大力氣仍沒得到回應。最後只能找到餐廳裏的一份跑腿工作。書中記錄了他與女友在法國分手後,如何在法國生存的經歷。書中描述的法國餐廳如同地獄。從餐廳架構、食物質量到服務員如何欺騙顧客,這些都令我大開眼界。在法國讀這本書時,每次在餐廳吃飯都會想:這間餐廳是否和書中描述的一樣?我吃的是否是預製食物?喝的是否是過期酒?經過廚房的小窗口時,會試圖偷聽廚房與侍應是否在吵架,觀察穿著整齊的侍應是否髒亂,是否有異味。 可能因為書中記錄的全是他在巴黎的故事,越看越像小說,缺少了我希望看到的普遍性討論。雖然作者希望告訴讀者他所見的是巴黎餐廳的普遍情況,但由於缺乏足夠討論,令我覺得可信性不足。書封介紹說這是一本介紹底層生活的書,明顯有些誇張。看到後來,我已經將這本書歸類為小說,當成故事來看。 但把這本書當成小說後,故事顯得有些平淡,沒有太多起伏。唯一比較有趣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說侍應生大部分都在等待自己的夢想,因此是“wait-er”。書中提到很多不同人物,開始時有各自的夢想,只把侍應當作人生的中途站,但一年又一年,很多人漸漸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讀者會反問,作者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呢?他到底在等待什麼?原來作者一直想成為作家,卻找不到寫書的題材。到書後期,他漸漸發覺巴黎餐廳的生活就是他等待的題材,也就是這本書的故事。 書中有一個人物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瞞着父母在餐廳工作的侍應,他的夢想是成為演員,卻一直對父母謊稱在劇場表演,從未成功通過任...

Zero - Charles Seife

圖片
  《閱讀記錄》 我比較少看數學或科學類型的休閒書。因為我的工作已經與數學相關,而且我經常閱讀許多數學文章,所以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我比較少閱讀這類書籍。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數字零的書,這本書有點像一本關於歷史的書籍。儘管書的標題只是"零"這個數字,但它也討論了無限和奇異點等概念的歷史。 這本書從埃及和希臘的數字系統開始講起,並指出沒有零和無限等概念的古代文明是多麼的不完善。然後,這本書解釋了為什麼巴比倫數字需要引入零的概念。儘管這個古代文明引入了類似零的符號,但它並沒有真正的意義。 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古代文明如何抵制零和無限等概念,相反,在東方世界,這些概念被完全接受。書的第三章開始介紹了印度是如何創造數字和代數的。它指出零作為一個數值的概念在印度文化中自然而然地出現。然後,書講到阿拉伯文明佔領了東西方,他們吸收了印度的數字系統,將其帶入了西方世界。直到商業界接受這些概念,距今還不到七百年。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接受了零的概念,但在學術和宗教領域,這些概念仍然無法被理解。儘管這本書的目的是介紹零和無限等概念,它還談到了地心說,以及哥白尼等在科學史上重要的故事。書中還提到了笛卡爾、虛數、Cantor集合和測度理論等在現代數學中重要的概念。 書的最後兩章討論了物理學中與零相關的概念。它提到了絕對零度、光的波粒二象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黑洞和大統一理論等。這本短短的歷史書介紹了許多關於零和無限概念的故事,對於對數學、物理或科學感興趣的朋友們,應該會喜歡這本書。

我眼中的市場真相 - 保羅斯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是一本關於投資市場的書籍,作者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向讀者介紹了一些他所了解到的市場真相。正如書中所介紹的,作者指出了50多種普通投資者對市場的誤解。對於對這些分享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有用。然而,這不是一本入門書籍,內容包含大量專業術語和量化工具,對像我這樣的簡單投資者可能沒有太大用處。 我認為這些經驗並不像數學那樣,很難有一個純粹的結論。作者在第一章開始就批評大學教授的理論在現實中不一定成立。例如,他花了一個章節討論效率市場假說是否合理。我也認為真實情況很難滿足所有條件,正如作者所說,有很多例子顯示效率市場假說並不一定正確。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嚴謹的理論來了解這個複雜的市場,我們必須將問題簡化,直到我們能夠進行一些討論。這就是數學模型的開始。當我們發現模型結果與現實世界不符時,我們就在原始模型上進行修正和改進。這才是研究的過程。 總結一下,這本書中我能夠理解的市場謬誤大致有以下幾點: 媒體所說的理財專家並不能給出比擲硬幣更好的投資建議。 我們有可能賺取比指數型基金更好的回報。 過去的優異表現並不一定能保證未來相同的回報,因為基本面可能會隨時間改變。 過去的優異表現有時實際上反映了較高風險而非選股能力的正面特質。 傳統的風險衡量通常並不可靠,因為它無法真正反映出真正的風險。股票的波動性並不一定與其風險相關。 長期持有槓桿ETF的績效可能會落後。 避險基金和對沖基金是不同的,前者是多元分散的保守投資組合,同時帶來適當的回報。 槓桿可能存在危險,但也可以是降低風險的因素,所以不能將槓桿作為衡量風險的指標。 分散投資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但僅擁有10隻股票可能不足夠,擁有30隻股票可以大幅降低某些月份產生重大虧損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大幅降低單日虧損對整個投資組合報酬的影響。 但投資組合裏投資項目的數目越多,也不一定能夠減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主要還是要看項目之間的相關性。如果相關性很高,增加投資有時會反而提高投資組合的風險。

The Return of History and The End of Dreams - Robert Kagan

圖片
  《閱讀記錄》 首先,讓我說一下這本書的購入來源。美國大學的教科書非常昂貴。學生購買課堂用書後,下一個學期可以將其賣回學校書店,而書店則會將這些二手教科書再次販售。在五月份,我到美國進行學術探訪時,經過了該校的書店,發現有些課程已經不再使用的二手書籍,而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由於這本書不會再被任何課程使用,所以它只以不到1美元的價格出售。考慮到這本書的題目是關於美國如何看待世界秩序,且書本出版於2008年的書還是非常新且完好無損,於是我決定購買它。 這本書的作者在1984年至1988年間曾在美國國務院服務,對美國與外國的關係應該有所了解。此外,這本書是一本大學教科書,書中的內容應該可以作為了解美國對外關係的參考。儘管這本書是在十多年前寫成的,但其中一些見解仍然可以與當今的國際關係相互比較。 這本書主要著眼於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以來的國際關係變化。書中提到了美國對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伊朗等國家的期望,並介紹了相關的國際背景。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它們都希望「使xxx再次偉大起來」。俄羅斯希望回歸蘇聯時代的強勢地位,中國在經濟強大後希望重新獲得尊重,至少在亞洲地區成為領導者。日本也有著曾經的強盛時期,新政權也希望重新塑造過去的成功。印度和伊朗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們都希望使國家重新恢復過去的強大。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書中還提到,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是希望通過中國的經濟富強,中國的中產階級會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自由,並推動政府進行改革,最終實現美國希望將中國帶入更接近西方的位置。 書中還談到,俄羅斯及其他獨裁領導者都相信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而不是一個虛弱的民主體制。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不單只是獨裁者,更相信專制主義。他們還會將獨裁思想傳播到周邊地區。這種獨裁者聯盟與民主陣營相互競爭。在這樣一個民主與獨裁的二分世界中,作為民主國家應該如何應對呢?作者認為,民主國家應該更加團結,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總的來說,這本書應該是基於作者以前的學術文章編寫而成。它的內容相對簡潔,沒有太深入的討論。這是一本適合初學者了解美國如何看待世界關係的入門書籍,並且很快就能閱讀完畢。

這個動盪的世界 - 龍應台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是我在二月份的時候在台灣買的,還幸運地得到了作者的親筆簽名和合照。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在90年代在世界各地動盪不安的地方進行訪問時的親身感受。他去過蘇聯、柏林、以色列的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還有古巴。 那個時候,世界是多麼動盪不安啊!蘇聯共產政權剛剛倒下,烏克蘭正式脫離蘇聯獨立。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國正式統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克林頓任期內幾乎達成正式和解。古巴則剛剛失去了蘇聯的援助,人民生活越來越困難。 作者在書中講述的都是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自己成長的地方面對動盪時的心情和第一手感受。這些作者都在書裡詳細與讀者分享。作為台灣的局外人,他在這些地方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因此,書中他不時會與台灣作比較。例如,他在以色列議會辯論是否支持和平協議時,就會想起台灣立法院的爭吵。他在俄羅斯訪問守在街角的坦克旁的軍人,問他們是否會開槍射殺平民,這又讓人聯想到⋯ 雖然書中講述的都是幾十年前的故事,但是看看現在的世界,就會發現多少千絲萬縷的關聯。他講到當時的克里米亞,你就會明白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書中描述了作者訪問以色列人對當時和平協議的看法,你就會想到現在巴勒斯坦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戰爭。作者寫古巴人民的生活,又讓我聯想到之前讀過的一本書,描述了奧巴馬政府如何與古巴正常化關係的故事。 90年代的世界是如此動盪不安。不知不覺中幾十年的世界和平和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過去了。然後世界又像一個擺錘一樣,政局又變得暗藏洶湧。幾十年前的問題在不同地方再次出現,我們又回到了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何理解當今國家之間的衝突呢?

Teaching with AI - Jose Antonio Bowen and C. Edward Watson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是一本剛出版的書,作者介紹了如何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大學教育。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包括與人工智能一起思考、與人工智能一起教育以及與人工智能一起學習。我對第二部分比較感興趣,但它在整本書中所佔的比例相對較小,可能是因為大家在這個領域的經驗有限,無法提供太多可分享的內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闡述背景,描述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其所帶來的影響。這些內容有很多其他可參考的資料,我認為無需深入閱讀。我比較不喜歡的是書中對人工智能的分類較為籠統,背景討論可能只涉及了一些DeepMind的故事,而實際上的例子則主要是關於ChatGPT。全書討論與教育相關的內容都是以ChatGPT為例,因此書名應該改為《Teaching with ChatGPT》。此外,所有的例子都偏向文科的應用,並未討論如何使用ChatGPT進行編程或數學等其他領域的教學。 作為這本書中最重要的第二部分,作者所花的篇幅實在有限。該部分共分為四章。第一章講述了人工智能如何輔助教師,包括作為助教幫助我們撰寫文章、準備課堂討論、設計功課甚至整個課程。第二章討論了抄襲和發現。實際上,結論是很難確定學生是否直接從人工智能抄襲答案,我們只能盡量改進功課和評核制度,以便看到學生除了人工智能之外的付出。第三章介紹了如何為課程編寫一個人工智能使用守則,使學生清楚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最後一章提到,我們應該對學生的功課期望更高。如果學生所交的作業只達到人工智能的水平,那麼這份作業實際上應該被評為不合格。 第三部分介紹了如何與人工智能一起學習。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這裡所指的人工智能實際上只是ChatGPT。書中提到我們可以與人工智能進行角色扮演,讓它成為課程的助教、討論班的領導,或者讓它作為辯論隊的成員與我們一起練習。 總的來說,這本書僅討論了GPT的應用,並未涉及到更高層次的人工智能。甚至在討論方面,主要集中在寫作方面,並未提及其他應用領域。所以整體來說,自己對這本書比較失望。

Outliers - Malcolm Gladwell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真是有趣極了!作者透過觀察成功人士的故事,證明了成功往往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或天賦,而是因為機會,也就是社會制度或時勢的因素。他們恰好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下出生。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加拿大青少年曲棍球隊的統計發現,大部分成員都是在一年初出生,而年底出生的成員則極少。原因是這些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訓練,而訓練是按照他們的出生年份分班的。所以在同一班裡,某些孩子幾乎比其他人大一歲,他們在班上的表現自然更出色。這些表現較好的同學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機會。這種微小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直到他們成年,我們就會看到許多一年初出生的孩子參加職業比賽。這個現象被稱為「馬太效應」。雖然這個詞語在聖經中的意思可能有些不同,但這裡指的是一點點的成功會產生累積效果,使得他們獲得更多機會,並取得更出色的成就。 書的第二章講到了「10000小時法則」。也就是說,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需要進行10000小時的練習。作者舉了成為優秀小提琴演奏家的例子,指出演奏水平最好的人通常都有超過10000小時的訓練。而演奏水平越低的人,他們花在練習上的時間相對較少。另一個符合「10000小時法則」的例子是The Beatles,在他們成名之前,也演出了大約10000小時。當然,這個法則並不是充分條件,作者並未說練習10000小時就一定會成為專家。他只是暗示這是必要條件,但我對此持有保留。無論如何,作者並未說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相反,他在這一章中提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花10000小時來練習某一項專業技能。如果你出生在貧困家庭,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打工以賺取生活所需的金錢。如果你的家庭沒有支持,你根本無法持續進行重複練習,花上10000小時來練習某一項技能。如果你不是出生在Bill Gates的家庭,你在1950年代根本沒有機會找到一台電腦,並花上10000小時來練習編寫程式。 有些人會說,這些成功人士都很可能是智商非常高。作者反對這個觀點。作者指有一個大型研究,長期追蹤一些高智商兒童在成長後在社會的發展。結果發現他們遍布各行各業,他們可能是醫生、律師,但不一定會成為某些行業的翹楚。作者指出智商只要過了某一水平以後,越高的智商對人的影響不會越來越大。作者認為要令人成功,需要的並不是智商,而是作者所謂的實用智力,就是如何與人溝通,令自己得到所需的東西。而這些能力從何而來呢?原來是小朋友...

烏合之眾 - 古斯塔夫·勒龐

圖片
  《閱讀記錄》 也已經忘記了這本書是什麼時候買的,可能是很久以前在某次書展上看到這麼特別的題目就馬上把它買下來。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其實是群體或者群眾,但中文譯名卻是「烏合之眾」。想一下其實翻譯得蠻貼切,因為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說明群體是沒有思想能力的,完全依靠感情和衝動行事,完全就像一群烏合之眾。 閱讀這本書的中文版,短短的二百多頁我覺得非常疲累。這本書的法文初版是在1895年出版的,所以其中的內容很多都與現代社會脫節,充滿了性別和種族歧視的內容。現代社會根本不會支持這些觀點。而且,他的一些論述完全沒有理據支持,例如「衝動、暴躁、缺乏理性、判斷力與批判精神、態度極端等群體特點,幾乎在女性、野蠻人和兒童等低級進化形態的生命體中都可以發現」,「任何地域的群禮都有些女性特質,拉丁族群最為顯著。凡是當他們深信不疑的人,命運都會發生極大改變」,「群體誇張而簡單的態度使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曾產生懷疑和猶豫。他們就像女性,會一下子陷入極端,懷疑一說出口,立刻成為不容置疑的證據」等等。這些類似的先入為主的言論在整本書的不同地方都出現,有時會令現代人感到相當反感。每當看到這些言論,都需要細細閱讀,看看是否有任何論證來支持這些言論。 要理解這本書為什麼會有這些觀點,就需要了解這本書出版的時代背景。在1789年至179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以及隨後的數十年間,法國經歷了許多社會動盪。不僅僅是法國,整個歐洲的貴族和僧侶都擔心被迫害。作者寫這本書正是在這段長時間社會動盪的時期。而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群眾的行為,進而控制群眾,以達到作者所希望回復精英管治的目的。 就像在1960年代英文版的序言中所說,這本書開啟了對群眾行為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儘管他可能沒有給出答案,又或者所給出的答案完全沒有事實根據,但他激發了近代社會很多的討論。 「制度不是深刻影響群體特徵的因素•我們看到某些國家,如美國,在民主制度下取得了高度繁榮,然而原屬西班牙的那些位在美洲的共和國,雖然有極其相似的制度,卻仍然生活在卑劣、混亂的狀態中。因此我們應該承認制度與一個國家的興衰無關」。但是這個理論,就跟在2012年出版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所提到的理論正好相反。書裡面提到,「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

浮世畫家 - 石黑一雄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的作者是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這本是他的第二本小說,故事背景設定在戰敗後的日本,主要講述一位退休畫家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作者並沒有太多交代主人翁小野的背景,讓我們以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對於小女兒的婚事感到擔憂。根據日本的傳統文化,在家庭婚事安排中通常會有媒人介紹。故事中提到小女兒之前的幾個相親都以失敗告終,小野暗示兩個女兒和周圍的人都清楚問題出在這位父親身上,因此男家決定推遲婚事。因此,他私下拜訪過去的學生和朋友,希望他們在偵探接觸時能夠說些好話。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逐漸了解到他過去所做的事情。原來在二戰期間,他利用自己作為畫家的身份為戰爭宣傳繪畫。故事中多次提到他為國家盡力不需要有任何羞愧之心。他的大女婿和一位得意的學生黑田在戰後反應小野毫無感覺,表示自己完全不理解。他指責黑田不愛國,導致他無辜入獄,而小野自己卻沒有任何悔意。他甚至認為黑田入獄是他在戰後得到幫助和工作的一個好機會。 當他聽到其他人讚揚他的幫助時,小野總是謙虛地說自己的人脈已不如以前,但同時他卻自得其樂。當他聽到別人說他有多有名時,他總是相信這些話。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到主人翁的性格,他自以為自己有多麼有影響力,但其他人其實根本不認識他,他以為小女兒未能成婚的原因都只是他的幻想。 「小野,我們回顧過去,看見自己人生的瑕疵,會在乎的只剩下我們自己而已。」

A Mystery of Mysteries, The Death and Life of Edgar Allan Poe - Mark Dawidziak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是一本介紹作家愛倫坡的書。愛倫坡被認為是和馬克吐溫齊名的美國作家,擅長寫詩詞、恐怖懸疑故事和文學評論,亦是第一位創作出推理小說的作者。他的出名作品包括《The Raven》、《The Black Cat》、《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等。希望多認識這位作家的人,可以看一下這本書。 我自己是在大學時期才發現愛倫坡這個作家。那時候看了很多小說,其中有一位法國作家創作的偵探小說系列,福爾摩斯對頭怪盜亞森羅蘋。那時才知道福爾摩斯系列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然後我也讀了一些克里斯蒂系列,最後才發現了偵探小說之父愛倫坡的一些作品。 這本書從愛倫坡充滿謎團的死開始,中間穿插著他的出生、成長等記錄。如果你對八卦感興趣,可以看看他和13歲表妹結婚的故事。喜歡歷史的人也可以了解一下美國南北戰爭前的大眾生活是如何的。想要更多了解這位作家的人,這本書也詳細介紹了愛倫坡的生平。儘管愛倫坡的小說都非常暗黑,但他的工作態度大部分時間都非常嚴謹,而且充滿才華,跟他所寫文章裡的主人翁和經歷非常不一樣。當然,我們也看到他的生活非常貧困和潦倒,四處惹敵,朋友越來越少,而且好像經常酗酒,精神狀態越來越不好。 從他1849年離世到現在已經差不多200年了,很多細節根本無從考證。他原本應該要從Richmond到紐約,為什麼中途會去到波爾迪摩?他是如何死的呢?是酒精中毒、水銀中毒、自然死亡還是被謀殺?這些不同的猜想都有支持者。但這本書的作者指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肺結核。他說在那個年代,肺結核的死亡非常普遍,愛倫坡的父母、繼母、兄弟、太太等等都因為同一個原因而去世。所以猜想愛倫坡自己也可能曾經受到肺結核感染也不奇怪。到了他太太離世以後,愛倫坡深受打擊,酗酒的問題也更加嚴重,使得他的身體抵抗力減弱,最終肺結核發作而去世。

Poverty, By America - Matthew Desmond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我之前讀過他另一本書的中文版《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它探討了美國貧窮家庭的住房問題。作者以臥底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試圖了解貧窮人在住房方面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那本書報導了八個不同家庭的真實故事。而這本書則針對美國的貧窮問題,試圖解釋其成因。書的最後還提出了作者的解決方法。 美國可能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但很難想像貧窮問題有多嚴重。書的一開始就提供了許多數據,說明了貧窮問題的嚴重性。例如,他提到無家可歸的兒童數量從2007年的約80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130萬人。根據2022年的美國定義,貧窮線是指個人收入低於13,590美元,或四人家庭總收入低於27,750美元。那到底有多少人被定義為貧窮呢?是五千萬人。另外還有極度貧窮線,在2020年的定義是個人年總收入低於6380美元,或四人家庭總收入低於13,100美元。這樣就有一千八百萬人,平均18個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極度貧窮線以下。我當然知道美國的貧富差距可能非常嚴重,但沒想到會到這個地步。這些人在美國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 作者提供了三個主要原因,解釋為什麼美國的貧窮問題如此嚴重。第一,我們剝削貧窮人。第二,我們的福利政策偏向富人。第三,我們創造了前景有限且排斥性的住區。 其中一個原因是,儘管政府撥款資助的政策越來越多,但錢並沒有完全到達貧窮人手中。由於政策的關係,聯邦政府的資金會分發給不同州政府,讓他們設計適合該州貧窮人的政策以協助他們。然而,有很多州不僅沒有充分利用這些資金,甚至還會亂花。 另一個原因是政府打擊工會,導致大企業大幅降低他們應付的工資。而且貧窮人更容易被剝削,他們沒有談判的能力。所以貧窮只會愈貧。 此外,整個體制使得貧窮人在生活上承擔更多負擔。作者再次提到住房問題。在貧困地區,房租並不比富人區低很多。作者進行過統計,扣除所有維修費用、有可能收不到租金的月份等因素,貧困地區的房東平均每個月可能只賺取100美元,而富人區的房東每個月可能只有約50美元的收入。除了房租外,作者還提到有銀行會針對貧窮人提供緊急資金周轉,從中收取高額的服務費。 有人可能會說社會福利會讓人變得懶惰,但作者提供了大量例子來證明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事實剛好相反,許多應該申請援助的家庭並沒有提出申請,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貧困。作者甚至指出,在現行的...

The Coming Wave - Mustafa Suleyman

圖片
  《閱讀記錄》 一直想找一本討論人工智能對現代社會影響的書。最後買了這本由其中一名DeepMind創始人所寫,關於新科技如何影響世界的書。如果大家沒有聽過這家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DeepMind,它就是編寫AlphaGo的公司,這款程式在2016年成功在圍棋世界中徹底擊敗了人類。在成功完成AlphaGo之後,這家公司在2020年又編寫了AlphaFold,基本上完全解決了蛋白三維結構重組這個難題。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講解歷史以來科技是如何爆發式發展,第二部分討論我們現今面對在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學兩方面海嘯般的發展,第三部分討論這些未受控制的浪潮如何在政治上產生影響,最後一部分討論我們如何面對這些不受控制的科技爆發。 剛開始讀第一部分時,我不明白題目到底是什麼。Cont nment?這兩個是什麼字。原來這一章是說遏制(containment)是不可能的。而到底遏制什麼是不可能呢?就是這個英文字裡的AI。AI這個字已經飛到了這一頁的頂部。這是書裡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字,在書中經常出現。 作為DeepMind的創始人,作者在書中當然不會不提公司的歷史。在第二部分,有兩個篇章講述AlphaGo和AlphaFold的故事。由一個局內人來回顧這些歷史特別有份量。 接著作者用了大量篇幅解釋為什麼我們沒有能力遏制這波科技的發展。其中一個原因是浪與浪之間互相牽連,根本不可能一次把所有浪停下來。而且不同政權都知道科技發展的重要,互相投放大量資源。此外,普通人也渴求這些技術,進一步促使公司加快發展。 由於這波科技發展得如此迅速,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會非常大。在書的第三部分,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指出在不同領域這些人工智能發展可能會帶來的問題。中心思想就是「科技就是政治」、「科技就是權力」。第一個帶來危險的例子是使用AI作為武器。從暗殺本·拉登到伊朗上一任首席科學家,美國和以色列都使用新科技遠距離追擊想要殺死的敵人。Deepfake技術也使假訊息傳播得更快,影響更強烈。會不會有實驗室運用AI創造更易治病、更易致命、更易傳播的新疾病?新科技會否大幅減少現在的工作,使人類沒有生存空間?對於這些問題,作者的回應頗為悲觀。 對於未來社會的變化,作者有以下的猜想。首先,權力會更加集中,因為大科技公司擁有大量數據,科技發展會使這些大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個人也會越來越受到監控,有電話、智能手...

Noise - Daniel Kahneman, Oliver Sibony and Cass R. Sunstein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在泰國購買。其中一位作者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之前寫過《快思慢想》。在這本書中,他運用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知識,解釋了人類在做決策時經常受到噪音的影響。由於這些問題與我自身有關,所以這本書非常有趣。此外,作者的研究大量使用了統計學方法,對對數學感興趣的讀者可能也更感興趣。 作者首先對噪音和偏見進行了定義,並提供了大量例子來證明在制定決策時人們經常面臨隨機性。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作者所指的噪音。例如,同一案件可能因為不同的法官而判決不同,申請政治庇護的結果也可能取決於處理的法官是否喜歡前一天晚上看的球賽中的勝利隊伍,判刑那天的天氣是否好等等。甚至同一案件在不同時間提交給同一位法官,判決結果也可能不同。其他例子還包括法證指紋辨識和醫學診斷,顯示這些專業領域中也存在著大量噪音。這些例子使我們開始反思以往的判斷是否也受到這些噪音的影響,例如在審查入學申請書、面試學生或評估同事工作表現時,我們是如何做出這些判斷的呢? 書中的一部分解釋了噪音的不同來源之一,即作者在《快思慢想》中提出的理論。該理論指出,人們經常使用快速思考的方式,從記憶中提取相關信息並立即做出猜測。這些猜測往往帶有很大的噪音。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預設想法被信息誤導。這也是我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犯的錯誤。 書的第五部分教導決策者如何降低噪音的影響。首先是多信任聰明人,培訓也可以減少人們在做決策時的噪音。其次是制定指引,甚至使用程式和人工智能。此外,獲取多個獨立意見並進行平均,也可以降低噪音的影響。文章中還提到一種方法,即排名比打分更少噪音。這一點我在過去的獎學金小組中已經注意到。在獎學金面試中,通常由兩名教授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分。以前的做法是將兩位教授給予學生的分數平均,然後根據這個平均分決定是否頒發獎學金。可是由於不同教授會有不同的評分鬆緊標準,每名老師自己的平均分和standard deviation都不一樣。如果我們將兩名教授的分數做一個簡單的平均分,結果很可能只會反映出其中一名老師的評分。所以好幾年前開始,我就提議需要將兩名教授對所有同學的排名(而不是總分)做平均,這樣就可以將來自不同教授的噪音(書內將這種噪音定義為level noise)有所減低。 另外一點對自己比較新的思想,是說有研究指出招聘面試並不真正能夠找出對的人。在招聘過程中,面試者可能受到...

邁步向前,直到綻放吧! - 小林賢伍

圖片
  《閱讀記錄》 買到這本書實在是一個機緣巧合。在二月份我去台灣時,剛好碰上了台灣國際書展。我參加了其中一個討論會,正好是作者在分享他撰寫這本書的經歷。支持一下,就把它這本書買下。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作者自身的故事。他從自己的閱讀經驗談起,談到如何運用攝影興趣成為自由業者,以及他作為一個日本人為何選擇到台灣工作,以及成為一位作者的過程。作為攝影師,書中大約一半的內容是作者拍攝的照片,其中大部分是他在不同地方拍攝的櫻花照片。書中也提到了這些照片的拍攝地點,所以喜歡到日本欣賞櫻花的朋友們絕對要將這些地點記錄下來,等到櫻花盛開時去一覽。 有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起初對台灣一無所知的日本人,他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動力,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獨自前往一個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然而,這本書的文字描述相對較少,作者沒有太多機會詳細解釋他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他的過去經歷如何影響了他,使他成為現在的自己。

Quantum Computing - Brian Clegg

圖片
  《閱讀記錄》 5月閱讀的另一本書是一本關於量子計算的科普書。這本短短的書其實缺乏詳細的描述,科學內容也很少,大部分內容都很簡短。它沒有太多故事情節,也沒有方程式,並且對原理的解釋也不夠仔細。 作者是一位科普作家,可能由於目標讀者是普通大眾,作者必須試圖將很多知識簡化到沒有什麼方程式或者符號來傳達給讀者。因此,很多內容都沒有被深入討論。例如,當作者講解算法時,提到了不同的排序方法,只有提及氣泡排序和合併排序,而且後面解釋計算複雜性時又沒有詳細解釋對數函數是如何出現。因此在講解數學計算時顯得有些零散。在講解量子計算算法時,作者亦都無法提供足夠的內容介紹,只能匆匆帶過。當提到量子計算硬件時,作者努力嘗試解釋其中發生的事情,但這些講解又並不清晰。 因此,這本書只能作為休閒閱讀,像看故事書一樣。然後,讓人感覺自己對新科技有了解就好了。

The Price Of Money - Rob Dix

圖片
  《閱讀記錄》 在泰國另一本看完的書是有關現代貨幣理論的。作者並非學術界人士,而是一個在 Podcast 上有一個頻道的 KOL。雖然作者也說自己不是專家,這本小說只是寫給自己的記錄,但他也深入淺出介紹這些金融知識。作為消遣閱讀,這本書還是很有趣的。 作者推論世界通脹不會回落到2%,利率也會長期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根據作者的觀點,目前社會的利率仍處於歷史低位,相對於過去10%,現在的水平實在是非常低。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原因,是各國政府在 2008 年金融風暴和 COVID 時期推出了大量量化寬鬆政策。這些措施使各國政府的債務達到了高水平。為了減輕這些債務,政府不可能讓利率上升,因為這只會使債務更加沉重。而保持較高的通脹水平,則有助於降低未來的債務價值。因此,為了確保政府財政不會出現太大問題,政府必須採取不同的政策來影響央行,以達到他們希望的結果。 本書亦解釋政府如何使這麼複雜的金融系統盡可能達到每年 2% 的通脹目標。我也看到央行和發行銀行之間的關係。發行貨幣的不是央行,而是政府批准的發行銀行。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貨幣發行,以盡量實現每年 2% 的通脹預期。而這個系統原來是最近才建立起來的。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內佛舒特

圖片
  《閱讀記錄》(劇透!) 這本書買了好久,只是一直擺在書櫃裡。5月初到了泰國幾天,覺得攜帶也不是太麻煩,於是把他放進行李,很快就看完了。 小說背景是虛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各國使用核彈相互毀滅。核彈所產生的輻射塵埃在大氣中擴散,馬上將大部份人類消滅。故事背景設定在澳洲,說這些輻射塵將在幾個月內就會飄散到澳洲,將最後的人類剎絕。故事的主角包括兩名海軍成員,其中一名是澳洲的通訊員,另一名是美國的海軍軍官。隨着美國所有人的死亡,這名軍官最終晉升為全美軍最高層。故事結尾,他乘坐最後一艘潛艇潛入深海海溝,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故事描述了在澳洲度過最後幾個月的人們的生活。有人假裝一切如常,有人試圖返回被污染的故鄉,有人為家人安排後事,甚至考慮如何在核輻射感染後自殺。也有人盡情享受生命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釣魚或喝完所有的藏酒。 雖然這是一部小說,但書中描述的情節並非不可能發生。當最後一刻來臨時,我們將如何面對? 在曼谷讀完這本小說感覺格外特別。大部分時間我都坐在陽台上曬太陽,眺望著外面的游泳池,悠閒地完成了這本沉重的小說。

Why We Die - Venki Ramakrishnan

圖片
  《閱讀記錄》 這本書亦是在英國買的。在英國時開始閱讀,然後在回港後完成。它是一本科普書籍,作者是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的研究與DNA有關。因此,他的介紹對於揭示人類生命之謎非常有價值。 為了解釋為什麼人類會死亡,作者從細胞的結構開始講解,然後介紹了DNA,解釋了為什麼DNA會損壞以及生命如何進行自我修復。他還介紹了多個延長壽命的研究方向,包括卡路里控制、粒線體和自由基的研究,以及幹細胞和血液交換等方法。如果其他方法無效,是否能將身體或大腦永久保存,等待未來醫學的發展,以實現重生呢?書的最後一章提出了作者對人類是否應該追求永生的反問。 這本書探討的問題都圍繞著人類生命,對於那些對科學感興趣的人來說,應該很有吸引力。畢竟,我們想知道醫學是如何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以及當今對於生命這一議題的研究希望解決什麼問題。作為一本科普讀物,作者從淺入深地解釋,對於對生命科學知識不太了解的人來說是一堂寶貴的課程。

The World As It is - Ben Rhodes

圖片
《閱讀記錄》(記錄一下最近看了什麼書) 這本書是3月在英國的時候買,然後在那月內閱讀完畢的。它的作者是曾為奧巴馬寫了好些極具魅力演講稿的寫手。作者本人Ben在奧巴馬內閣愈來愈多的發揮,後來更成為奧巴馬政府國際關係的決策人,影響了當時美國政府對其他政權的政策。這本書記錄了他那段時間的經歷,裏面提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女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等人物,以及斬殺拉登、阿拉伯之春、美中俄關係、美古巴關係正常化等重要的國際事件。全書的範圍從奧巴馬參選總統開始,一直寫到政權在八年後轉交給特朗普為止。亦有提到他覺得是什麼made the american great。 過去對國際關係沒有太大興趣,認為與我無關。但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我覺得好像有必要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識,了解為何世界會變得如此(就像書名所說的the world as it is一樣),希望能更好地掌握世界的變化。作為一位優秀的演講稿作者,作者解釋得非常詳盡,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當時美國政府制定政策的背景思維。 作者後來還寫了另一本書,詳細地講解了奧巴馬與世界上幾位重要人物的互動過程。但我還沒有開始閱讀那本書,之後再記錄。